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7日共同发布《为了更加美好的世界——从人权视角看共建“一带一路”这十年》智库报告。
报告深刻阐述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益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逻辑关系,用大量事例数据生动直观展现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对促进当地民众更好实现生存权、发展权以及实现更大范围人权保障的积极作用,并总结提炼了共建“一带一路”对全球人权治理的启示。
报告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共建国家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愿望期待,是共同发展的倡议,也是促进和保障人权的倡议。
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的实践路径,积极帮助欠发达国家消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发展瓶颈,促进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夯实人权事业发展的根基,从而更好保护和促进人权。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成为助力共建国家促进人权保障、实现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报告从改善民众基本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水平、支持公共文化建设、尊重宗教习俗、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特定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选取了数十个典型案例体现“一带一路”建设给共建国家和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
报告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所体现出的以民为本、合作发展、开放包容、公平公正的理念以及所取得的实际成果,不仅为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力量,也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报告全文约1.6万字,通过相关网站、期刊、社交媒体等平台以中英文面向全球发布。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是中国国家高端智库方阵中唯一媒体型智库,以政策研究为主攻方向,近年来围绕国内外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研究,形成了众多具有广泛影响的智库研究成果。(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梁异】
中新网江西上高12月7日电(巫发阳 金丽岚)眼下,正值晚稻收购季,走进位于江西宜春市上高县的中央储备粮上高直属库有限公司,一辆辆满载粮食的卡车正整齐地停在库区,等待着全方位的“体检”。
“‘体检’指的就是质量检测环节,我们需要对每一车粮食的质量指标、储存指标以及食品卫生指标进行全方位检测,如果不符合收购标准,我们就会予以退回。”中央储备粮上高直属库有限公司仓储科长潘亮介绍说。
图为全国各地运来的粮食在上高县中央储备粮上高直属库有限公司等待检测。巫发阳 摄
据了解,粮库工作人员会操作智能扦样机对每一辆卡车的粮食科学均匀地扦插8个-10个点进行样品抽样,随后质检员会对样品出糙率、整精米率、黄粒米、水分、杂质、脂肪酸值、黄曲霉毒素、重金属镉等指标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扦样环节,通过不定点扦样,确保了样品的代表性。样品检验环节,我们通过扦检分离、盲样检测、条码传递、封闭检验,杜绝了‘关系粮’‘人情粮’。”潘亮补充说,每车粮食的质检时间大约在15-18分钟,繁忙的时候质检员每天需要检验60多车粮食。
图为中央储备粮上高直属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稻谷进行重金属检测。巫发阳 摄
质检合格后,卡车司机驾驶着卡车来到地磅台过磅称重,随后将卡车停在库区门口,粮食经过传送装置与振动清理筛装置清除秕谷、石头、破碎粒后再存入粮仓,司机随后驾驶空车驶上地磅台,工作人员便会在一卡通中录入粮食总量、实时结算粮款。
“每辆卡车、每个流程,都需要在一卡通中进行详细登记,一卡通就像是一张身份证,包含了所有的信息。”中央储备粮上高直属库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左圣毛继续说,中央储备粮入库采用一卡通系统,从入门登记、扦样、检验、检斤、入仓,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一卡通查询详细信息,实现全流程精准溯源。
图为从全国各地收购的稻谷正在经过清理筛处理入库。巫发阳 摄
电子测温、机械通风、内环流控温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大国粮仓”科技感满满。内环流控温系统能够保障粮食在“智能空调房”里健康、舒适度过一年四季。智能粮情系统则是保管员的“千里眼”“顺风耳”,通过埋藏在粮堆里的温度传感器,保管员可以随时随地掌握粮堆内各部分的温度变化。
据了解,从2014年起,中储粮开始实施智能化粮库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深度改造传统粮库。安装高清摄像头、粮情传感器,至今已实现智能化粮库建设全覆盖。中央储备粮在舒适、安全的智能化粮库里健康度过一年四季。(完)